小伙伴们,好久不见啦,前一篇文章中给大家分享了如何去安装配置流程挖掘采集器,安装好客户端以后,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去开启任务挖掘之旅了。但是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我们需要去定义相应的采集策略,更加精准的捕捉用户的业务操作行为。
本文主要介绍在您创建了一个任务挖掘项目后,如何配置该项目的数据收集策略,接下来的内容主要分以下五个配置内容来进行讲解:采集的目标应用、采集的数据内容、数据隐私保护、客户端启动模式、数据传输。
注:项目创建时会初始化一个默认策略,若管理员不修改策略内容,用户加入团队后将默认使用初始化策略。
01、策略一:采集的目标应用
查看和管理指定的需要捕获的应用程序列表是记录业务流程中的必要步骤。一旦管理员设置了列表内容,客户端获取策略后将仅记录这些应用程序或网页的数据。应用程序列表分为以下3种配置模式:
采集所有应用和网页
采集指定应用/网页
采集除以下列表以外的应用/网页
注:初始化默认配置为采集所有应用。
02、策略二:采集的数据内容
通过数据内容配置选项,可以自定义需要采集的业务规则以及事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时间戳、屏幕截图、应用名称、网页URL、控件名称、坐标等基本信息。
基本数据
采集用户行为数据(时间戳、事件类型、事件详情等)以获取有效信息。
快照:
1、采集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网页时的窗口屏幕截图(例如:每次单击或滚动都会截取屏幕截图)。
2、截图会同时采集窗口截图和触发事件的区域截图。
注:初始化默认配置为采集基本数据,不选择截屏快照。
03、策略三:数据隐私保护
iS-RPM的采集策略一方面支持将相关用户匿名化处理,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另一方面,由于RPM的隐私策略,默认情况下启用了”显示用户的同意对话框”选项。若策略开启“隐私同意”配置,终端用户需要去加入指定项目团队,且在启动用户录制过程前,将优先弹出用户的同意对话框,以接受或拒绝录制条款和条件,用户需选中同意策略才能对桌面应用程序/网页数据进行捕获。
捕获数据后,系统会将数据发送到RPM服务器进行分析管理。我们会将数据保存在高度安全的存储中。
经用户同意后采集数据
开启后,终端用户需要去加入指定项目团队,RPM客户端第一次运行去录制时会显示一个隐私确认对话框,用户必须接受隐私条款才能捕获数据,否则将退出客户端。
用户数据匿名化
通过处理对采集的目标用户假名化(例如:“张三”被匿名为“用户1”)
04、策略四:客户端启动模式
通过设置采集器的运行方式,灵活控制采集器从什么时间开始记录员工的桌面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存储空间占用。
开机时自动启动
每一次用户启动计算机时,RPM客户端都将自动开始采集数据。
用户手动启动
用户将在需要录制时手动启动客户端,并单击“开始”按钮手动开始捕获数据。
注:初始化默认配置为开机时自动启动。
05、策略五:数据传输
本地储存空间
1.本地存储最大空间阈值(GB):用户本地可以存储空间的最大数据量。
2.本地磁盘最大占用率(%):用户最大可占用空闲的数据量/用户本地磁盘总容量。
注:当达到”本地储存空间”部分中的任何一个目标时,数据采集任务将立即停止。
数据传输
1.上传文件速度(KB/s):用户上传文件时所占用的网络带宽。
2.同时上传任务数:客户端运行时可允许同时上传的文件数。
3.自动上传间隔时长(分钟):配置客户端自动生成采集并上传文件的时间间隔。
注:自动上传间隔时长:系统到达上传时间间隔后,会自动触发上传任务数据来实时更新数据。(未到时间间隔时长,用户也可以手动停止采集,等待达到自动上传间隔时长去系统会自动上传数据)
初始化默认配置:
a.本地存储最大空间阈值:10GB
b. 本地磁盘最大占用率:90%
c. 上传文件速度:256KB/s
d. 同时上传任务数:5
e.自动上传间隔时长:10分钟